四川志书编纂必须要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一、地方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把握重大事件,鉴别历史资料,科学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
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客观记述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突出志书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
4、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的观点。
(二)必须严守志体
一是记述要真实,是什么就记什么,不要妄加分析。在一些方志初稿中,当记述某一事件时,首先分析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条件,再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后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写成了史体。
二是要反映规律,但不要总结规律。只以科学的方法,把各行业各事物的原本始末记述清楚,其中就包含了规律,即使所谓寓规律于记事之中。研究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是志书的任务,而是专门学科、专门论著的任务。
三是只记事业本身,不作专业知识介绍。编写地方志只需把每一行业、每项事业的发展脉络记述清楚即可,即使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业,也不必作专业知识介绍。
四是重在自身行业或事业记述,不记或尽量少记有间接关系的事物。
五是要写出事物的动态,即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不能把事物记成死的静态的东西。
六是要采取点面结合的记述方法,力避“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四川志书编纂如对公路桥染的记述,先对总的建设情况作全面记述,再分别对一些有特点的桥梁予以介绍。
七是要图文并茂。
(三)必须采用史笔
史笔也称秉笔直书,是史志家直言记载史实的一种笔法。采用史笔主要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文字表述要用史笔。文字表述采用史笔是对新方志编者的**基本的要求。一方面语言要简明、准确、流畅,文字要精练、朴实无华。行文中要努力做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坚决摒弃浮词,不堆砌辞藻,不故弄玄虚,切忌大话、空话、套话,更不能说假话。在使用判断词和定语时,要反复斟酌,注意分寸,不用或尽量少用形容词,切忌使用“大约、或许、可能”等不准确的言词和字眼。另一方面对事件的表述,思想要明确,章法要有序,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晰。切忌把志书搞成杂乱无章的资料堆积。
2、对史实的记载要用史笔。编写新方志对史实的记述要真实、客观、准确。这就要求编者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做到秉笔直书,据事直书。
3、对政治运动的记述要用史笔。
(四)遵守疆界,不越境而书
(五)横分门类,纵向记述
志体与史体不同,在编纂形式上,史体是以时系事,志体是以类系事。史书以年代为经、以事件为纬,著撰往事,侧重于从纵的方面反映历史的连续性,而志体却要求分门别类地记述一方之历史与现状,“事以类从,类为一志”。它的特点是打破总的时间概念,注意按事物分类横排。志书在横排门类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区分各类事物的性质和遵从科学分类原则(这实际上是篇目设置的问题)。在纵向记述上应注意:一是纵述不宜溯源过远,而应侧重断限以内,需上溯的则上溯。二是切忌纵列文件,而应纵述事实,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三是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抓住主线,突出主要。四是不要逐年记述,而应纵述演变,写好事物的量变、质变和盛衰起伏,切忌流水账似的逐年资料罗列。
(六)横不缺项,纵不断线
新编地方志要求横陈“百科”、纵述历史,百科不可缺一科,历史主线不可割裂,即所谓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横不缺项是拟订篇目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方志**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一个全字。所以称它为一方之全书。
纵不断线是编纂地方志需要遵循的另一重要原则。地方志为“一方之全书”,又是 “一方之全史”。横向看,方志反映一方之全貌;纵向看,方志反映断限内一方各项事业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因此,断线与缺项一样都会影响志书的质量,应加以克服。
(七)以事系人,生不立传
因记述某一事物的兴衰始末时涉及到直接或间接的各类人物。志书处理人、事的原则,要求只记该人与此事有关的内容,而不是介绍该人生平事迹。不是人人都系,只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八)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是指志书记述要忠于事实,不加分析评论,不直接作褒贬之说。虽不直接阐明观点,但要寓观点于资料的记述之中,用翔实的资料来说话,用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资料来体现正确的观点。这一原则,是由志书的资料性、真实性和著述性所决定的。
述而不论,主要是针对志书的主体部分,即“记”、“志”、“传”三体裁。这一部分的任务是把一方的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历史和现状客观地、真实地记载下来。就志书整体而言,议论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概述、章下序中。
(九)突出时代、地方、专业特色
四川志书编纂地方志应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志书就没有光彩。一部志书是否优劣和有无价值,关键是看其有无特色。地方志的特色包括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
1、时代特色。地方志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列的时代感,时代性是地方志在时间方面的重要特征。当今涌现了许多新的东西,如通讯中的手机、Emil、网络,语言中的酷、哇塞、帅呆了、酷毕了等。不同时期编修的地方志无不体现着时代的气息。如首届修志体现了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由传统工业走向现代化工业,由传统生产方式走向现代生产方式的时代特色,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续志的时代特色就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全面进步。
2、地方特色。地方志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国幅员广阔,地区性差异很大。编写地方志时,应注意挖掘本地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与外地的不同之处,予以详细记述,同时又要地突出一个地方的整体特色,地方上特有、特多、特好的事物必须浓墨重彩予以记述。反映地方特点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单独立志。二是提级升格。三是排列优先法。四是浓墨重彩法。
3、专业特色。反映专业特点为方志“三突出”原则之三。专业特点也叫行业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一地独有的行业或与外地相比占有一定优势的行业,反映这类行业特点同样可考虑上述四种方法;二是指一地内部各行业之间相比较各自具有的特点。反映这类行业特点一要采用浓墨重彩法,二要采取“详独略同法”,即对有特点的东西详记,对有共性的东西简记、少记或不记。
(十)必须严把统编总纂关。统编总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各分志的拼接合成,它是一项十分艰苦、相当繁重的工作。统编总纂阶段是志书编纂的攻坚阶段,新编志书的成败,**终将取决于统编总纂质量的好坏。
任务:一是要处理好各分志之间的重复交叉。二是要处理好概述、综述与各分志主体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三是要统一全书体例,统一各类体载的运用,掌握全书各部分的基本平衡。四是统一文风,润色文字,对全书进行精加工。五是要严把政治关和保密关。
二、地方志的文体、文风
(一)志书的语言
我国现代文体分类中,一般将语言文字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文艺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另一类是实用文籍,如说明书、文书类等。实用文籍(主要是记叙文)的主要品类有:新闻(消息、通讯);纪实文学;记叙体公文(含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通报、简报);科技记叙文;诗传、志传。志书属实用文籍,记叙文体,历来如此。这是由志书的性质、功能决定的。志书的性质是记载特定地域内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但它不是理论性著述,仅仅是一种资料性著述;它承载的不是抽象的理论分析,而是地方史志资料。
志书要求用陈述语体,作为志书写作与编纂,有它自身固有的特点和要求。它要求“述而不论”。所谓“述而不论”,就是只记述而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加评论(当然,概述和综合性条目除外)。志书的文字必须言简意赅、语言精练。李铁映同志要求志书的语言“多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从而达到“文约事丰”的目的。
1、方志的语言特点:
①方志的语言要符合大众化要求。一是方志语言有些直接来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创造历史的真实体现。二是由方志的作用决定的。
②方志语言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
③方志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讲究逻辑、语法。
④方志的语言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⑤方志的语言也具有专业特点。
2、方志的文风
①提炼**精粹的词语。志书的语言质朴平实,不求辞藻华丽,要简练、明快、准确。精粹的语言,四川志书编纂是从丰富的语言材料中提炼出来的。首先就是节约用字,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话,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字,能有一个词表达的不用两个词,能用一句话表述明白的不用两句话表述。
②语言要平实通顺,不滥用形容词。孔子主张“辞达而已矣”,就是指用朴实的语言准确的表达,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将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就行。一般不用“莺歌燕舞”、“生机盎然”、“绚丽多姿”、“横空出世”等诸如此类的华丽辞藻。志书的语言修辞主要使用消极修辞,慎用积极修辞。郭沫若讲的更明白,他说:“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一般文学大家如鲁迅先生写文章的语言都很朴实,读起来平易近人,有一种亲切感。志书的编纂者应该牢记这个秘诀,根据志书的文体,慎用形容词。请看滥用形容词的例子。(1)……环抱着一幢巍峨的四层大楼……(楼仅仅有四层,高不过二十米。)(2)某县的县志上这样记述人工湖,“……两岸水洗风熨的草坪,漾红溢绿的花枝,松柞枫柳的杂树木,簇拥着一泓碧水,湖面上不时有船儿驶进视野……”。显然,华丽的辞藻不能代表志书的资料性,作为对湖的描述,不能离开面积、水深、蓄水量、水质、发电能力、灌溉效益、水产品等,这样直接将湖面的描写以散文抒情的形式写出来,完全不符合志书的要求,片面的追求文字的堆砌,却没有将应该记的内容记述下来。这都不符合志书的写作。志书靠资料取胜,讲究科学性,基本是平铺直叙,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述事情的起源、发展、成长过程。
③克服资料式堆积的记述。资料式堆积就是将历年的资料按顺序堆砌起来,说白了就是流水账。资料堆积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年终工作总结的堆积。每年写一段工作总结,看似年年有内容,但内容非常空洞。因为总结的特点是只点不说,而地方志需要有具体的内容来说话,要有具体内容,而不是没有过程的年终总结。另一种是把每年的原始资料堆积起来。
把资料一年一年的罗列,孤立的堆砌,让人们看到的只是每年做了什么事,这是资料汇编的形式和年鉴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志书的编写方式。
综上是关于四川志书编纂的原则介绍。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四川省天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详情咨询:028-85583500.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