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5日-16日,历时近7载,版面共39编188章689节100万字,由天隆文化编纂的《且末县(1994—2015年)》(评审稿),顺利通过自治区相关专家评审。
当日,在该县召开的评审会上,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自治区各有关地州、县市地方志,以及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地县志工作处领导、专家参加了《且末县志(1994—2015)》评审会并评审。
且末县委书记徐凯在致辞中代表且末县党委、县人民政府向应邀出席评审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且末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巴州党委史志办表示衷心地感谢;表示将虚心接纳评审组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把好《且末县志(1994-2015)》的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保密关、文字关,不断完善志稿,打造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无愧当今、惠及后世的精品佳志。
据了解,《且末县志(1994—2015)》于2012年启动,在编纂志书过程中,且末县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资政、存史、育人”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修志工作,特别是对二轮修志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且末县志(1994—2015)》在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及巴州党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辛勤耕耘,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且末县志(1994-2015)》(评审稿)。该县志全面介绍了且末县22年来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历程。
廖运建对《且末县志(1994—2015)》编纂工作给予肯定。指出,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名片,是一方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且末县志(1994—2015)》评审会的召开,既是且末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又是当地文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编修地方志不仅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一份珍贵的遗产,而且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编修地方志就是为民族为国家为时代立言,这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不朽功业。
廖运建强调,《且末县志(1994—2015)》初稿来之不易,它不仅凝结着县史志办同志们的辛勤汗水,也凝聚了州县领导的关怀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廖运建要求,所有参加评审的专家,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和文字关,畅所欲言,把发现的问题讲实、讲透,为下一步的修改打好基础。希望全体编修人员认真听取意见,做好记录,组织讨论、梳理意见、精细加工,着重在体例结构、内容安排、资料充实、文字规范、特色突出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使县志整体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希望且末县党委、县人民政府能够一如既往给予大力支持,按时高质量完成《且末县志(1994—2015)》的编纂出版任务,为且末的历史和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与评审的各地县志工作处领导、专家一致认为《且末县志(1994—2015)》评审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叙述了且末县1994-2015年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政治观点正确、政治站位较高,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篇目设置科学合理,人物资料文体完备,语言简洁、朴实流畅符合地方志书的要求,是一部具有较高质量,内容较为齐全的志稿。同时,从篇目、体例、资料、行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认真评审,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并一致通过《且末县志(1994—2015)》评审稿。
评审结束后,吐依坤·外力作表态发言时说,县志编纂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且末县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县志编纂工作,全面落实评审意见各项要求,组织力量,认真梳理各位领导、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认真修改和完善,努力编纂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后人、可读、可用、可存的精品佳志。 (陈雪茹、阿曼江·阿力甫)
文章来源:新疆且末县人民政府